把一个人锁死在“底层”,往往只需两步:
1、以碎片化,消解宏观逻辑能力。
2、以羞耻感,消解参与性。
所谓锁死在底层,并不是阶层固化造成的问题,而是阶层固化的需要。
阶层固化,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是上不通,则下无水,本质是资源过度集中停留在某些地方,而越是往下的地方,资源越贫瘠。
因此,资源集中的那些地方,为了维持这种既得的优越性,就需要以一定的策略去保障资源的稳固性。 这种策略,一旦获得通行能力,那么其践行的效应,就是锁死效应。
因此,越是资源匮乏的地方,对于这种策略的研究就越是精密。这一点,对于整个世界几乎所有的系统都是适用的。 也因此,会演变出看似迥异的制度,但深究一下,却又是万变不离其宗。他们藏在背后的那只手,不过都死死抓着同样的东西。
而锁死效应一旦达成,那么这些个体就会进入到一种不自知,甚至还自我满足的处境之中。就像有个叫“首陀罗”的群体,给他们吃是不行的,一定要丢到地上,他们才敢爬过去吃。
第一步:以碎片化,消解宏观逻辑能力。
即把个体的思维能力从可能的宏观逻辑,向琐碎的微观上的事无巨细深入,或者说是捆绑在深不见底的碎片化之上。 就像近二十年来,从读图时代,到影像时代,到景观化,一切都似乎在解构什么,仿佛人们都获得了某种便捷,某种解放。 但实际上,人们在巨量碎片化的信息淹没下,也碎片化了。这种批判从《娱乐至死》开始,已经不再是一个什么新鲜话题,而早已成为一种常态。 只是,碎片化的威力,不仅仅在于占用了个体有限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以愉悦地方式,缓缓修改个体的思维结构。 这种“修改”,有两个显著特征:
第一、越来越只能接受短、奇、快的影像刺激,甚至对这种随时随地的愉悦刺激上瘾。因此,这种修改,是把个体的思维能力,倒退回孩子的水平。
第二、与宏观逻辑产生天然屏障,也就是说,在眼花缭乱却又刺激愉悦的碎片化之下,个体已经基本丧失宏观逻辑能力。这种能力的丧失,实际上就是切断了通往批判性思维的道路。 所谓宏观逻辑能力,即拥有从整体、从全局看待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框架能力,也叫顶层架构思维能力。个体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快速捕捉到事物的本质,了然事物运转的底层逻辑。 因为,大部分的真相,永远都是藏在顶层结构之中的。 而碎片化,则是消解个体顶层架构思维能力的最有力手段。这种消解,不过是以对人性贪图即时、愉悦的无止境的迎合,而达成了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模式。
这种模式,属于目前为止,最不具抗拒系数的模式,因此也叫相安无事,各取所需。
第二步:以羞耻感,消解参与性。
如果第一步是属于理性能力的消解,那么第二步就属于感性绑架。 也正是理性思维能力,或者说探究思维能力的被消解,其感性世界才更容易被绑架,被裹挟。 而感性世界一旦被牵着鼻子走,那么,个体也就进入到某种被操控的境地。或者说,个体已经进入到某种可以被预设的轨道之中。 因此,只要在这个轨道之中,投喂一些迎合的饵,这些个体就会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前进。这有点像某种傀儡戏。 而达成这种效应的手段之一,就是为某些参与性编码相应的羞耻感符号。 羞耻感,本是产生自尊心的基础,是个体发现自己在认识上、行为上的不足、缺点和错误而感到羞愧。但实际上,羞耻感总是被有意编码,而进入到了一些对人心的操控之上。
比如,非常有名的“荡妇羞辱”,本质是对女性的侮辱,而侮辱的目的是为达到某种控制。这种羞耻感编码,之所以能获得某种普适性,
一是男性世界是获益者,二是迎合了部分充满妒忌阴暗心理的女性。 也就是说,经过编码的羞耻感背后,一定站着一大群受益者。
而对参与性消解来说,最大的编码就是:一旦个体进入到某种参与性之中,如果这种参与会暴露其匮乏,那么,这种参与就是一种耻辱。
比如,个体拒绝去某种场合,是因为这个个体缺乏这种场合所需要的资源,如果去了,反而会被当笑柄。
又比如,一个岗位被某些有资源的人士给占走了,该个体却不能控诉,因为一控诉就暴露其匮乏,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招人耻笑。
实际上,耻笑人之人,本就为处于此两种消解所操控下的人。 当信息越碎片化,个体的关注也就越呈现出碎片化。这不仅是关注的信息的碎片化,更多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形成了无数的绝缘体。 也就是说,每个个体都可以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关注倾向,个体与个体之间,并不需要建立所谓的联系沟通,但个体已经获得了自我的建设,甚至是圆满。 从这个角度讲,碎片化不仅瓦解了宏观能力,更多的是达成了某种无止境的个体分化。分化,即孤立。
而羞耻感的编码路径,在现代社会,则几乎是为配合某种分化而进行的。即让分化的既定事实,绑缚在某种意图打破这种分化格局,即进入羞耻感的惩罚序列之中。
Customer-first isn’t just a phrase—it’s how we move. We’re doubling down to refine, elevate, and deliver even better experiences
Published Jul 10, 2025
Published May 30, 2025
Published May 30, 2025
Unlock your knowledge's potential! Discover why creators are underpaid in the creator economy. Learn how platforms limit your income and find solutions for profit.
Published Aug 3, 2025
USDC它在私营部门的推动下,实现了美元的全球化、数字化和效率化,其作用甚至超越了很多人的想象。它不仅是一种加密货币,更是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巩固美元全球地位的一枚重要棋子
Published Jul 18, 2025
Published Jun 18, 2025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