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
必须要学会做“两面人 ”。
一面是公开的、表面上的绝对伟光正的人,
另一面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
而像平常人一样发朋友圈,在社交媒体上活跃,这非常不利于做好这个“两面人”。
从历史上看,中国人的文化里,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做了什么事情,做出多大贡献,最根本最重要的,是看这个人的道德水平。
如果这个人道德水平很高,不贪不拿,清廉,爱民,哪怕这个人什么事情也不干,
甚至好心干了很多祸国殃民的事情,那他依然可以凭借良好的道德,被大家,被历史评价为好官。
反之,如果一个人道德上有瑕疵,那就算他干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在大众的评价中,依然是一个坏官。
几千年过去了,这种文化基因其实也没变,人们对现在官员的要求和评价,
也是道德至上的。而且这种要求近乎于一种道德圣人的要求。
比如说:我们宣传的很多好官,都是宣传他们的妻儿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他们的房子非常破旧,甚至内裤都是补了又补的。
对于他们实实在在做出了什么历史贡献,反而说得比较少,大众也不是很关心。
看看官方对公务员的各种要求,其实也是一种近乎道德圣人的要求。
而很多官员自我标榜,或者是宣传中,也都把这些官员描绘成非常清廉,道德上毫无瑕疵,爱民如子的好官。
按照道德圣人的要求和标准来要求公务员,官员,做出一副人人都是道德圣人的样子,
已经成为一种体制的执念了,或者说是一面旗帜了。
那么,公务员的一言一行,至少公开的、表明上的一言一行,最好都要和这个旗帜相符,否则就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那么,一个公务员买了一辆还不错的车,发了朋友圈说,刚提了一辆新车,或者去哪里度假了等等,
这就很容易让大众产生,这个公务员买车的钱是贪腐来的,不清廉,道德上是有问题的印象
说大点,就是有损公务员的清廉形象,损害群众对体制,对公务员队伍的认同和认可。
一个官员,一个公务员,以一个平常人正常人的角色在社交媒体上不管发什么东西,都很容易被大众往非常糟糕的方向去想象。
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最好就是在社交媒体里隐身。
这样才能把公开场合、表面上的清廉、道德模范公务员这一面表演好。
但是,人毕竟是人,我们虽然没有启蒙运动,但市场经济已经几十年了,大家作为人的欲望和自由,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公务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吃饭,也想过好日子。
千千万万的认拼命当官真的是为了为人民服务吗?
所以,要做一个真正的人,你就得偷偷的,不能公开。
比如说,你想要买一个大一点的房子,就算你的钱来路是正的,那也不能说,你最好还是公开说自己一家人还是挤在一个筒子楼里。
再比如说,你夫妻感情不好,你想离婚,重新找一个,这其实是挺正常的事情。
但作为官员,你最好还是公开表示,你们夫妻的婚姻很和谐,你对糟糠之妻永远没有变心。
做一个正常的人尚且需要偷偷摸摸,就更不要说吃拿卡要,找小三,贪腐,通过关系搞好处,给人办事收钱,为了升官跪舔等等这些恶心的事情了。
恰恰是外面越是光鲜,自我标榜越是完美无瑕疵的人,往往背后越是龌龊。
这也是大众对公务员的普遍认知。
但是,如果说,脱掉道德圣人这张皮,不用什么清廉、道德模范来标榜公务员,
承认他们都是和大家一样,有七情六欲,也想买大房子车子,也想过好日子的正常人,大众能接受吗?
这样的话,体制不会接受,大众也不能接受。
这就好比是皇帝的新装一样,需要那一件藏在每个人心里的衣服,如果脱掉它,就变得非常尴尬和糟糕了。
另外,大众对公务员,对做官的情绪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我们厌恶那些掌握着公权力,高高在上,吃拿卡要,不干实事,贪腐横行的公务员和官员,
甚至认为十个公务员里九个都是这样的人,
如果发现一个公务员在社交媒体上发各种过得好的动态,自然而然会认为他的钱来得不正,甚至贪腐了。
但是,很多人,也包括那些天天骂贪官污吏的人,拼了命地考公务员,想做官,
为了做官不惜低下头颅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竭尽各种恶心之能事,
目的其实也是为了掌握权力,然后通过权力可以获得各种特权和资源,甚至可以贪腐。
人们一边咒骂着那些通过各种门路找关系破坏公平得到好处的人,
另一边,轮到自己有机会的时候,又毫不违和地送礼请客吃饭找关系办事,甚至以能找到关系为荣。
人们憎恶权力,不过是因为权力不被自己掌握而已。
Published Jul 10, 2025
Published May 30, 2025
Published Jun 18, 2025
Published Jun 24, 2025
别把你的项目,完全建立在大模型之上 那不叫创业,那叫“寄生”。一次大模型版本迭代,或者 API 一涨价,你就可能直接 GG。 让 AI 为你的业务打工,而不是你的业务为 AI 打工。
Published Jul 1, 2025
Published May 30, 2025
Comments (0)